注:页面中部分配套产品本厂不能直接生产的选择外厂代工欢迎提前咨询...
运输带行业新闻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

作者: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17 11:19:16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帆布、木支撑输送机到钢丝绳牵引输送机、波形边缘带式输送机、斗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技术发展迅速。带式输送机不仅大大提高了主要部件的结构、性能和整机管理,而且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波兰、南非、日本等制动动态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动态研究分析领域了更接近实际的假设分析,澳大利亚对皮带水平振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中国,由于缺乏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动态分析和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研究了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动态载荷、动态模型、粘弹性和动态过程、动态响应和恒张力自动张紧系统。

皮带输送机

虽然对输送机制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研究的发展、应用的客观条件、技术本身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数学分析处理方法的不足,尚未提出实用的方法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1.由于实际皮带组织是由复合材料组成的三向异性体,因此很难准确描述其粘弹性动力特性。即使理论上可以采用更好的复杂组合模型,模型参数的测试和动态分析也会变得相当复杂,有时甚至难以实现。目前的研究是根据Vogit模型进行处理的,并按ISO/DP9856标准进行测量。此外,同一型号皮带的动态参数非常离散。此外,辊支架与材料的结合给动态分析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中国皮带厂生产的大部分皮带在这方面没有给出动态参数或测试,皮带粘弹性模型的建立和相应参数的应参数。

2.输送机旋转系统简化为沿皮带长度方向的一维粘弹性或二维粘弹性。驱动装置扭矩传递特性的抽象简化相当于分析动态旋转系统的额外激励,但对启动装置动态特性的研究较少。此外,很少判断驱动装置特性曲线的计算机模拟和驱动辊的滑动状态,这将对整个系统的动态分析产生不利影响。

3.离散模型的电模拟法和连续模型的波动法仅反映皮带的动态特性,计算工作量大,分析过程复杂。

4.动态过程的控制分析未能与系统动态分析相结合,因此研究结果的应用范围很小,任何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过程控制都无法实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适合工程的无共振设计方法或程序。

6.目前只测试任何点的带速、驱动系统和张紧系统的响应,不能动态测试任何点的张力。


相关阅读

相关产品